查看原文
其他

东莞理工学院创新学生教育和管理方式,开设社区学院 培育“知行合一”人才



“风里、雨里,我们在知行学院等你。”  

这个学期,这句话在东莞理工学院悄悄传开。即便对于高年级的学生,这个“知行学院”也显得格外新鲜。  

就在3个月前,东莞理工学院成立了学生社区知行学院。作为学校的二级教学机构,这个学院有点特殊,没有固定教学大纲,但有学分任务;没有固定行政班级,但有社区管理;没有固定规则,但学生能自主管理。  

在这里,学生是一切教学和管理工作的主体。“知行学院因学生而设,教学内容因学生而变,工作因学生而行。”东莞理工学院学工部部长黄金和说。  

如何实现以学生为主导,为学生提供怎样的自主管理与发展平台,怎样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  

东莞理工学院知行学院的尝试,或许能够给出答案。  

课程设置  

促进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相结合  

机械工程学院工业设计系的张竞,是一名来自湖北的大一新生。军训过后,她和同学得知知行学院开课,于是选择了一门《面试,其实没你想的那么难!》。  

“我觉得自己平时不太爱说话,想放开自己。”张竞告诉记者,现在他们班有20多名来自不同院系的学生。他们需要写小剧本,分组表演,会由不同的人扮演面试官、面试者,还有人专门进行旁白。旁白会把面试过程中好与不好的地方都展现出来。张竞就是担任旁白的角色,她说:“置身面试情境中,让我的脑海能够呈现一个完整的过程,或是紧张,或是自信。”  

同样是大一新生,来自机械工程学院工业设计班的陈俊洁与来自生态环境与建筑工程学院的黎明月,不约而同地选择了《舞动的青春最美丽——生活舞蹈》。“一个星期下来,特别忙。舞动身体,可以让我们放松压力,感觉特别自在。”黎明月说,“回到宿舍,都想打开音乐,自己继续舞。”  

陈俊洁说:“一来到学校,我就能够学到自己想学的知识,感到很满足。”  

知行学院副院长苏亚玲说,学院开设的课程都是灵活多样化形态,目的是为了促进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结合,促进人文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  

从课程开设看,知行课程的上课时间安排在专业课外进行,不与专业课程安排的时间相冲突;教学内容注重拓宽学生视野、引导素质养成、开发潜能、陶冶情操。从2017级新生起,东莞理工学院学生需在知行学院修满6个课外学分方可毕业,其中知行课程选修学分不得少于2个。  

教育氛围  

以学生宿舍为单位进行社区化管理  

如果说课程还是一种相对固化的场景,那么在生活场景中营造出来的“润物细无声”教育氛围则是知行学院的深层内涵。  

“随着信息传播的扁平化,我们的管理思维也要更加平等,与学生实现更加平等交流。”黄金和说,“学生宿舍,是学生每天生活和学习的地方,是一个非常有感染力和交互性的场景,我们希望能够在这里产生更多共鸣。”  

在知行学院的架构设计中,设有7个社区分院,分别是松山湖校区的莞馨分院、莞雅分院、莞逸分院、莞博分院、莞华分院;莞城校区的莞思园分院、莞和园分院。通过以宿舍组团来进行,对学生进行服务管理。每个分院均配备了由院长、副院长、辅导员、驻校社工、宿管员、“导师”学长组成的工作团队。  

黄金和说:“我们期待学习更加生活化和场景化,让学生可以在领悟茶道时向院长讨教思想疑虑,可以在练习瑜伽中和老师探讨人生方向,可以在心理游戏里与学长追寻生命价值,可以在朋辈讨论中与同窗建立社区公约。”  

同时,东莞理工学院在知行学院还将搭建一廊(社区文化走廊)、三室(学习室、活动室、自动服务室),改善学习服务条件。推行宿舍ISO标准化管理,推进“一社区一特色”社区品牌建设。  

莞雅分院是知行学院的一个全女生分院,目前居住有约1400名学生。该分院提出了培育内外兼修“莞雅丽人”的理念,培育“莞尔之美,雅人深致”的社区文化。  

记者走进莞雅分院,见其与一般的高校学生宿舍不同,这里的整体社区功能基本成型。在分院入门处设有“三室”,进门有厨房吧台,学生可以来这里进行烘焙、煲药等;再进去就是书吧,设计清雅精致;同时还设有谈心室,可以约一两个闺蜜在里面聊聊天或者和社工谈谈学业的困惑。此外,还有一个专门的社区多媒体室,学生可以预约活动室举办沙龙、讲座等。  

这些为学生提供的活动功能室,平常有驻校社工进行专门管理,莞雅社区分院专职社工郑丹丹说:“‘三室’投入使用后,我们向全校招募管理员,学生都很积极。同时,我们会链接学生社团开展活动,在每周四下午,举办一系列活动,如汉服、电影鉴赏、美妆交流、扎染手工、摄影技巧和如何提高幸福感等,很受学生欢迎。”  



学生成长  

引导学生自主管理和自我服务  

“氛围对学习效果的影响非常关键,要培养学生知行合一,就应该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对他们进行积极的心理引导。”苏亚玲说,“设置知行学院,就是希望让每个社区长上眼睛,能够更加深度地关注学生成长,但绝不是简单‘管’的思维,而是着重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  

目前,知行学院社区育人内容包括,开设社区系列课程、加强社区队伍建设、推进学生社区党建团建、强化学生社区文化建设、提升学生社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学生工作队伍能力提升、加强理论研究。  

作为一个以男生为主的宿舍组团,莞逸分院的学生人数达3000人。在莞逸学院院长何献青看来,她选择“放”的管理思路,“鼓励学生自主管理,大胆实施,有需要主动找。”她说,“分院想营造的是家庭式环境,在积极正能量的氛围中,让学生进行自主管理,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最后就是让学生明白,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明白自己身上的责任和担当。”何献青说。  

当然,自主管理也可以充分地借助信息化载体,进行大数据管理。“将来,可以通过APP来预约社区知行学院的场地,学生可以轻松通过互联网来实现自己生活和学习上的诉求。”黄金和说,“我们会逐渐形成‘智慧管理’的思路。接下来,在学生的自主管理上还要依托‘智慧管理’,形成学生成长手册,作为学生的第二张成绩单。“  

他说,现在新生已经开始逐步运作,我们会把奖助学金评定措施、图书、社会实践、学术科技创新,甚至消费信息等大数据,通过校内的活动自动生成个人成长轨迹,为用人单位提供精准的服务。  

“到时候展示在用人单位面前的是一个真实立体的学生形象,哪些同学比较活跃,哪些学生比较沉得下心来,而不是单纯的只用证书。”黄金和说,“通过系统生成,为了四年以后的预期,学生从入学开始就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逐步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自证方式。”  

他表示,随着知行学院各分院运作的成熟,将来还希望打破宿舍与宿舍之间的物理间隔,将每个分院提升为书院制招生,缔造契约制管理,让学生的参与互动性更强。  

教学变革  

构建新型师生关系  

今年,莞工抓住教育人才培养的基础起点与关键节点,将新生入学教育前移至学校形象社会宣传、招生宣传、新生录取报到等环节。同时,以学生为主体,改革组织方式,投入优质资源,全面提升新生入学教育水平。并且按照准备铺垫、集中实施和延伸拓展三个阶段,落实整体设计、循序渐进的教学安排,重点抓好“第一个月”“第一个学期”养成教育。  

“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理念,贯穿在学校育人过程中。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是一场“教与学”的关系,更是一场深度参与学生,观察和引导他们达到“知行合一”的过程。  

校报主编、知行课程教师叶妙娴上“新闻写作”课,最近她有很深感触。她告诉记者,通过一段时间的课程观察和积累,她决定对自己的课程进行一番小改革。“因为从事行政事务,又兼职教。与其让这种兼职教学状态‘割裂’开来,不如把学生们带进我们的工作情境,一起讨论一些宣传行政事务,一边学习新闻写作、摄影和新媒体操作。并且引入优秀社会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发挥平台。”叶妙娴说,“也希望在互动交流中,让学生明白什么是真正的知行合一。”  

“不是观察他们学了什么,而是观察他们干什么。这点非常关键。”黄金和说,知行课程着重培养学生全面、个性化的发展,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创造互动式的课堂教学环境,促进学生“爱学”,培养学生“会学”,激励学生“善学”,学以致用。  

目前,东莞理工学院多采用启发式、体验式、互动式的方法,在平等沟通、民主讨论、互动交流中进行思想引导。发挥师德楷模、名师大家、学术带头人的示范引领作用,用他们的人格修为、学养学识影响带动学生。  

“我们希望达到的理想状态是管理有温度、服务有尺度、教育有深度和引领有高度。”苏亚玲说。  

■对话  

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学校青少年专委会主任许莉娅:  

学生管理社区化  

彰显“全程教育”  

南方日报:对东莞理工学院知行学院的创新,您怎样看待和评价?  

许莉娅:把大学生宿舍作为社区,打造社区服务平台。既引入了社会工作专业里社区的概念,又和社会治理联系起来,体现了社会治理的创新性,这是知行学院的独到之处。这个方式很震撼。在高校采用社区发展的方式,是一个很大的创新。  

所谓社区发展模式是社区居民积极参与互助合作。在这当中,上级政府及其他资源也充分整合进来,共同来解决社区问题,以满足居住人的需求。在知行学院,以学生宿舍为单位进行创新性管理,提供“一站式为学生服务的社区管理”。以需求为本,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服务。同时,还把学生动员起来,把他们当成力量。学生既是社区服务的受益者,又是服务的动员者,实现学生自我服务。  

南方日报:您觉得这种方式有怎样的价值?  

许莉娅:我认为体现的是高格局、高关怀价值,即高格局的社会治理方式,高关怀的学习管理模式。  

我关注到,在知行学院专门设有社会工作的专业岗位,涵盖有心理专业、社会服务、思想政治等,接下来还要融进法律专业。从社会治理角度看,这是一个高格局的模式;同时,这也是高关怀的。以社会工作的视角,体现了对学生的人性化关怀,以学生为本,提专业性服务,包括发展性、预防性、改善性的服务。  

此外,知行学院以大学生人文素养为核心,培养学生的人性优雅之意,注重用人文素养来充实理工院校的教育体系,也很有价值。  

南方日报:您觉得知行学院能够有效地关照到每一名学生吗?  

许莉娅:他们正在努力。目前,全球社会工作的经验都来自于中小学,大学基本上没有这样的经验。美国中小学的学生服务团队里,有心理老师、医生、护士、学校社工、查勤人员,社会工作者是整合性的,他们针对学生资源进行综合性的评估,多元地去看待一个学生,关注孩子们的生理、心理、社会、道德等多方面。  

东莞理工学院的工作做得很细,较以往的社会工作模式多一层防御机制。工作从广度来说,也体现了“全程教育”的理念。  

南方日报:从社会工作的角度来看,您觉得还有哪些可以完善的?  

许莉娅:从知行学院的整个构建看,东莞理工学院创新性引入社区管理理念,这在全国高校都是有一定创新性的,也很开明。 

建议充分发挥社会工作岗位的功能,比如对于新入学或者大二、大三的学生,每年做一次需求问卷调查,按照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为架构做问卷。然后再根据学生需要,分层次做方案,包括发展性、预防性、改善性、维权性的,提供面向全体学生的发展性服务。比如,面对一些问题,需要改善性的,我们的理念是优势视角;然而面对遭遇侵权,如遭遇压迫、孤立和排斥的学生,我们要采用公正的视角。  

如果能够把这种功能性发挥得更好,学生就有福了。  

【采写】王慧  

编辑 冯文美

版权声明:该图文转自南方日报,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